代謝症候群指標看這裡!預防與改善的4大重點

代謝症候群封面

代謝症候群是什麼?

代謝症候群並不是指單一疾病,而是一群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總稱,可以視為許多疾病的前兆。

代謝症候群大多與不良生活型態、遺傳因素有關,例如飲食習慣不佳,攝取過多熱量、飲酒過量、低纖、高糖份、高油脂飲食,或是缺乏運動、壓力過大等等。

此外,若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其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

身體發生了什麼事?

「胰島素阻抗」是患者最常見的生理現象,以人體機制來說,血中葡萄糖需要胰島素的幫忙才能進入細胞,而胰島素抗阻就是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夠靈敏,使得葡萄糖不易進入細胞。

一旦胰島素無法有效發揮降血糖的作用,血糖就容易升高,使代謝出現問題。

從哪裡可以看出端倪?

腹部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徵兆之一,因為腹部肥胖代表內臟脂肪堆積較多,更容易導致代謝異常。

根據研究,代謝症候群患者相較於健康者,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約為2.35倍,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約3-5倍,所以評估是否為代謝症候群,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相當重要。

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依照衛福部公告的標準,下列5項危險因子中,若符合其中3項,即為代謝症候群。

  • 腹圍超標:男性腰圍 ≧ 90 cm(35吋),女性腰圍 ≧ 80 cm(31吋)。
  • 血壓過高:收縮壓 ≧ 130 mmHg 或舒張壓 ≧ 85 mmHg,或已服用治療高血壓藥物。
  • 血糖偏高:空腹八小時血糖 ≧ 100 mg/dl,或正在服用藥物控制糖尿病。
  • 血脂偏高:三酸甘油脂 ≧ 150 mg/dl 或正在服用藥物控制三酸甘油脂。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過低:男性 < 40 mg/dl,女性 < 50 mg/dl。

5項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

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就是存在著危險因子,必須持續追蹤。

代謝症候群如何預防與改善?

預防代謝症候群

減重

對於BMI值超標、腹部肥胖、已有代謝症候群的人來說,減重是降低疾病風險的首要目標。

簡單來說就是「少吃、多動」,減少熱量攝取、多運動增加熱量消耗,減重速度以每週不超過1公斤為基準,不宜在短時間內快速減重。

初步的目標是在6-12個月之中,減去原本體重的7-10%,而每天的卡路里攝取量,建議要減少500-1000大卡。

減少體重的5-10%,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雖然把體重降低到正常值是長期目標,不過就算只有輕微地減低體重,也有助於改善危險因子。

正確的飲食原則

前面提到,需要減重的人每天可減少攝取500-1000大卡的熱量,不僅如此,食物的成分也要特別注意。

遠離代謝症候群應以「高纖、低油、低鹽、低糖」這四大主軸為原則,且注重均衡飲食。

高纖

纖維能吸附食物中的油脂與膽固醇,並且幫助排便,能減少血中膽固醇。

  • 以全穀根莖類為主食,如糙米、五穀雜糧、燕麥、地瓜、山藥、薏仁等。
  • 多吃蔬菜與適量水果,且盡量不要吃太甜的水果。

低油

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及高膽固醇食物。

  • 烹調時避免動物油脂、棕梠油、奶油等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者。
  • 避免食用動物內臟、蟹黃、蝦卵、魚卵等。
  • 少吃速食、油炸物、糕餅類、麵包等。
  • 適量攝取蛋白質,可用豆類、魚類取代雞牛羊等紅肉,選用低脂或脫脂乳製品。

低鹽

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不要吃太鹹。

  • 烹調時減少鹽、醬油、醬料等調味料。
  • 用天然食材調味,如檸檬、蔥、薑、蒜、九層塔等。
  • 減少食用加工食品,如香腸、醃肉、醃漬食物等。

低糖

不碰精緻甜點及高果糖漿飲料,如市面上十分常見的含糖飲料,經常飲用不但會導致肥胖,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也會因此上升,間接增加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

戒菸、戒酒

吸菸、過量飲酒是將你推向代謝症候群的元兇之一,除此之外,兩者對健康的危害還不僅於此。

吸菸 過量飲酒
風險 癌症
糖尿病
肺氣腫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症
慢性支氣管炎
孕婦早產或流產
脂肪肝
肝硬化
糖尿病
胃潰瘍
酒精性肝炎
十二指腸潰瘍
中風及心血管疾病

根據研究,吸菸者的平均壽命比不吸菸者少了十年左右,可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對於已屬肥胖、符合代謝症候群者,酒精應該離你越遠越好。若有服用慢性病藥物,更應該禁止喝酒,以免藥物與酒精產生交互作用。

一般人若有飲酒需求,女性每天不宜超過1個酒精當量,男性每天不宜超過2個酒精當量。

  • 一個酒精當量=15公克酒精,如350cc 啤酒(酒精濃度4-5%)、120cc 葡萄酒(酒精濃度12-13%)、70cc 米酒(酒精濃度22%)、40cc 威士忌(酒精濃度40%)、25cc 高粱酒(酒精濃度58%)。

運動是代謝症候群的剋星

說到運動,相信大家都知道有非常多好處,像是:

  • 維持理想體重。
  • 穩定血糖。
  • 提高好擔固醇
  • 維持生理機能,促進骨骼、肌肉、關節的功能。
  • 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
  • 穩定情緒,降低憂鬱與焦慮,保持身心健康。

建議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對於平時較少運動者,應採循序漸進的方式,避免一開始就從事激烈運動,才能確保安全。

如果無法一次運動30分鐘以上,也可將運動時間拆為每次10分鐘,多次累積下來一樣對健康有幫助。

國健署提供免費的檢查

任何疾病或類似疾病的徵兆,只要能透過檢查及早發現,就能把疾病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也能降低治療難度。

對於40歲以上未滿65歲以上的民眾,國民健康署提供每3年一次的成人預防保健檢查,年滿65歲的長者則提供每年一次。

檢查內容包括代謝症候群的篩檢,如血壓及腰圍測量、血脂檢查、健康行為與憂鬱檢測。民眾只需負擔掛號費,就能享有免費的健檢服務。

若有戒菸的困擾,可撥國健署提供的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文:林恆毅/圖:Daco

Reference: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3-1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