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舒緩曬傷的五種方式,教你正確防曬觀念

為什麼會曬傷?

陽光、裸露的皮膚、曝曬時間是造成曬傷的三大條件,而陽光中的紫外線更是曬傷的主要原因。

認識紫外線

主要分為三大類:UVA、UVB、UVC。一般來說,波長越短,紫外線能量越強,對人體組織的傷害越大,但穿透性也越差。

波長 特性 影響
UVA 320~400 nm 深及表皮層、真皮層。穿透力較強,可穿透玻璃至室內。 皮膚曬黑、老化、產生皺紋、引發皮膚癌;傷害眼睛角膜及視網膜。
UVB 280~320 nm 到達皮膚的表皮層。 曬傷主因、引發皮膚癌,危害最多;亦可能使眼睛老化、引發白內障。
UVC 100~280 nm 被臭氧層阻隔。 不存在日常環境中,故無直接影響。

紫外線UVA和UVB穿透皮膚的深度剖面圖

紫外線除了造成曬傷,也會誘發或加重各種皮膚疾病的惡化,例如青春痘、異味性皮膚炎、乾癬、敏感性皮膚、過敏、日光性蕁麻疹、紅斑性狼瘡等,因此有相關病史的朋友更要注重防曬。

曬傷常見症狀

通常在曝曬後4個小時才開始慢慢表現,而疼痛感大約在曬後6小時到兩天最為劇烈,通常症狀在2-3天時最為嚴重,不過通常能在3-5天後逐漸恢復。

  • 輕、中度曬傷:皮膚泛紅或熱痛、出現紅腫或水泡、脫皮、輕微頭痛、發燒。
  • 嚴重曬傷:脫水 (口舌極度乾燥、皮膚鬆弛起皺、幾乎無排尿等)、高燒、噁心嘔吐、暈眩、冷顫。

雖然多數曬傷都能自行復原,但如果曬傷面積過大且出現嚴重曬傷症狀,就應該立即就醫。

曬傷了該怎麼辦?

針對已經曬傷的皮膚,重要的是避免繼續曝曬及過度刺激,若有出現水泡,切記不要刺破水泡以免感染。

舒緩曬傷症狀的五種方式

  • 冷水降溫:能降低曬後皮膚的熱能,減緩不適。
  • 補充水分:因曬傷會使角質層鎖水能力降低,所以體內水分容易流失,此時補充足夠水分可降低脫水的風險。
  • 可局部冰敷,並加強皮膚保濕。
  • 塗抹蘆薈產品:蘆薈可有效舒緩疼痛感、抑制發炎反應。特別注意,若直接使用蘆薈,只能取用葉肉內無色的黏液,其餘綠色外皮或黃色汁液則會刺激皮膚。
  • 可口服阿斯匹靈、乙醯胺酚等非類固醇止痛藥,減緩頭痛、發燒、曬傷部位疼痛的症狀。

曬傷的舒緩方式

曬傷的五個舒緩方式

如何預防曬傷及選擇防曬產品?

即便是陽光比較弱的冬天或陰天,紫外線仍舊存在於環境中,所以不論外在天氣如何,做好防曬工作、擦防曬都是每天的例行公事。

(一)降低日曬時間: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是陽光最強的時段,此時段應避免過度曝曬或減少外出。

(二)著防曬衣物:著輕薄長袖衣物、撐傘、帶寬邊緣的帽子、戴太陽眼鏡等。若有大量戶外活動,可選購 UPF (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 標示值大於30的防曬衣物,或可於洗衣服時使用紫外線吸附劑 (UV absorber),加強衣物的防曬效果。

(三)正確選擇防曬用品:一般來說,防曬用品常見的兩項指標為 PA (抗UVA)、SPF (抗UVB) 。

  • PA (Protection Grade of UVA) ,通常在後方加上+號來表示防護力,+號越多防護力越高。
  • SPF (Sun Protection Factor) ,是指可延緩皮膚被UVB曬紅的時間倍數,SPF 的防曬係數越大,皮膚越慢被曬紅。
室內工作為主 常跑戶外 大量戶外活動
PA (抗UVA) PA++ PA+++ PA++++
SPF (抗UVB) SPF15-25 SPF30-50 SPF50+

選擇防曬時,不應盲目追求高防曬係數的產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勤補擦,會比高防曬係數卻不常補擦來得好。

另外提醒大家,應盡可能選擇「海洋友善」防曬乳,尤其是從事海域活動、潛水的朋友,因一般防曬乳所含的化合物二苯甲酮 oxybenzone 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octinoxate 等,容易導致珊瑚白化,進而邁向死亡。

如何擦防曬才有效?

若要達到防曬效果,應至少提前15-30分鐘塗抹防曬用品,且應塗抹足量、定時補擦才能達到有效的防護力。而游泳、出汗都會使防曬成分減少,應擦乾皮膚後再重新塗抹。

根據醫學期刊指出,當皮膚表面有水時,會提高四至五倍的紫外線吸收,所以游泳、戲水時更要加強防曬。

另外,防蚊液中的敵避 (DEET) 成份會降低防曬效果,若要同時使用,應先擦防曬乳,間隔15分鐘後再使用防蚊液。

服用哪些藥物要特別注意防曬?

若有服用光敏感性藥物者,因這些藥物的藥理機轉會讓皮膚對光更為敏感,增加曬傷的發生率,有些藥品更可能引起光毒性,所以這些患者要特別注意防曬。

藥物類別 適應症
Fluoroquinolones 類抗生素
(如 Levofloxacin、Ciprofloxacin)
如慢性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
Tetracyclines 類抗生素
(如 Doxycycline、Tetracycline)
如肺炎、支氣管炎、扁桃腺炎等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
(如 Ibuprofen、Naproxen、Ketoprofen、Celecoxib、Diclofenac)
如慢性關節風濕痛、神經痛、關節或關節周圍疾患之消炎及鎮痛等
利尿劑
(如 Furosemide、Hydrochlorothiazide、Bumetanide、Thiazides)
如利尿、高血壓等
Sulfonylurea 類降血糖劑
(如 Glipizide、Glyburide)
糖尿病
Statins 類降膽固醇藥
(如 Atorvastatin、Fluvastatin)
如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等
口服A酸
(如 Isotretinoin、Acitretin)
如嚴重痤瘡、嚴重性牛皮癬、皮膚角化症等
抗黴菌藥物
(如 Terbinafine、Voriconazole、 Itraconazole、Griseofulvin)
如全身性或深部黴菌感染、甲癬、髮癬等

資料來源:藥害救濟基金會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藥物是否屬於光敏感性或光毒性藥物類別,可以看一下藥品仿單,通常在副作用的地方都會特別標示。

Reference:
衛福部疾管署 – 曬傷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 健康防曬衛教手冊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How to treat sunburn
藥害救濟基金會 – 光敏感藥物
基層醫學23-8 – 好發於夏季的皮膚疾患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