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檢測黃斑部病變,1分鐘自我檢查

黃斑部病變使眼睛出現變異

黃斑部病變原好發於五十歲以上族群,近年來因生活型態與用眼習慣的改變,而有逐年下修的趨勢。臨床上開始出現20-30歲左右的年輕患者,因追劇、工作、玩線上遊戲等原因長時間緊盯螢幕,造成視野中央出現模糊的情況,經診斷後才發現是早發性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是造成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病變的發生往往是日積月累的傷害所致,所以,眼部保養的重要性是每個人不容忽視的。帶你探索黃斑部的世界,跨出預防病變的第一步。

探索的首要目標,將從黃斑部的位置說起。

黃斑部位置與作用

黃斑部位於眼睛的底部中央

黃斑部就好比是一個國家的中央車站,匯集來自各地的旅客,將每個人送達目的地;而眼睛的黃斑部,也位於中央位置,聚集四面八方的光線,幫助人們看到清晰的影像。

視網膜是眼睛後方較薄的表層,由許多感光細胞所構成,這些細胞能將感受到的光轉為神經信號,協助轉換為清晰的成像。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的正中央,具有較細緻的錐狀細胞,負責精細的視覺與顏色呈現,也是提供中心視力的重要區域。

黃斑部正常情況的剖面圖

脈絡膜是遍布血管的組織,主要提供視網膜氧氣與養分。視網膜色素則吸收眼球內多餘的光,防止因折射和散射而干擾細胞作用的精確度。

了解黃斑部的位置後,下一步為你介紹病變的症狀與類型。

黃斑部病變的症狀與類型

與許多症狀明顯的疾病相比,無聲無息的病變才令人畏懼。早期的黃斑部病變並不易出現症狀,一旦出現視力模糊、視覺中心暗影、影像扭曲變形等情況,往往已進入中期的病程。

扭曲、模糊、黑影盲點是黃斑部病變的症狀

了解常見的症狀後,接下來為大家介紹黃斑部病變的類型。

乾性黃斑部病變

乾式黃斑部病變會出現玻璃疣堆積的情況

約有85-90%的病例是屬於乾性病變。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所代謝出來的廢物無法被微血管回收,造成玻璃疣堆積。隨著病程發展,這些代謝物可能變多或變大,出現脈絡膜與上皮層分離的情況,造成黃斑部病變或感光細胞死亡,導致模糊等症狀的出現。

一般以乾性病變最常見,其發展的速度也較為緩慢,影響程度相對較小,
若病變的範圍較大,仍可能對視力造成嚴重傷害。

濕性黃斑部病變

濕式黃斑部病變會出現不正常的新生血管

又稱為新生血管性黃斑部病變,主因是視網膜上皮細胞下方堆積玻璃疣,進而使脈絡膜產生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脆弱的血管容易出血或滲漏,導致視網膜受損。常見的情況有視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玻璃體出血等等。

此種類型雖只佔所有病例的10-15%,但病程的惡化相當快速,對中心視野的影響也較大,容易在短時間內出現視覺扭曲或失明,需積極配合治療。

視力模糊、暗影較容易發生在乾性病變,影像扭曲變形則較常出現在濕性病變。

乾式與濕式的黃斑部病變視覺差異

受現代科技影響,黃斑部也掀起了一場革命。

藍光與黃斑部病變

台灣,在大多人眼裡是個友善又充滿人情味的國家,這個曾讓人民引以為傲的文化與氛圍,從3C產品誕生後有了重大轉變。

通勤的捷運、喧囂的街道,人們戴上耳機、低頭直視手機螢幕,彷彿沉浸在自我的網路世界,沒有噓寒問暖,也不再留意身旁的人事物,甚至喪失對環境的危機意識。

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為眼睛所能感受的可見光,是一種波長介於400-700奈米的電磁波。波長大於700奈米的光線稱為紅外光,小於400奈米的光線則稱為紫外光,這兩者通常會被角膜或水晶體阻擋,對視網膜的影響較小。

真正影響視網膜的是波長介於400-500奈米的藍光,因藍光波長較短的特性,所以具有較大的能量,比起其他光線更容易造成眼睛的傷害;

再者,視網膜隨時需要進行光化學反應產生視覺,過程中需消耗氧氣,在藍光的刺激下,容易產生許多過氧化物的「自由基」,進而對細胞造成傷害。

最後,是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因細胞膜內含有許多脂肪酸,高能量的藍光刺激下,也容易引起過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造成視網膜細胞受損或死亡。

你也許會好奇,生活中哪些東西會產生藍光?其實,藍光最主要的來源是太陽,平時應避免直視或長時間曝曬。不可忽略的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3C產品,如手機螢幕、平板顯示器、電腦螢幕、LED燈等等,它們的背景光源會產生高能藍光,長時間直視可能對視網膜造成傷害,增加黃斑部病變的機率。

黃斑部病變自我檢測

阿姆斯勒的黃斑部病變檢測

懷疑眼睛的黃斑部是否受損?利用下方圖示自我檢測,以遮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式直視圖中黑點,若發現中央的方格有模糊、扭曲、黑影盲點的情況,就可能是病變的前兆,應立即前往眼科診查。

若檢測結果沒有異樣,恭喜你!你的黃斑部是沒有問題的,遵守以下的預防方法,有助於降低病變的發生率。

預防黃斑部病變

定期檢查

一般民眾應每年做視力檢測,了解眼睛的健康狀況。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應定期接受眼底檢查,早期發現與治療能降低病變的機率。

控制血壓與血脂

高血壓與高血脂也跟黃斑部病變有關,慢性患者應配合藥物與飲食做控制,降低病變與併發症的機會。

營養攝取

可補充有益眼睛的維他命,如葉黃素、胡蘿蔔素、茄紅素、維他命A、維他命C、 維他命E等,以及礦物質硒、鋅、錳、銅,對於眼睛健康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攝取富含葉黃素的蔬果,如菠菜、青椒、綠花椰菜、芥藍、枸杞、南瓜、胡蘿蔔等,幫助眼睛維持健康,減少黃斑部病變發生率。

太陽眼鏡

開車或長時間處在陽光下時,可配戴太陽眼鏡,阻隔過多的有害光線。

抗藍光眼鏡

抗藍光眼鏡雖無法完全阻止黃斑部病變,對於需要長時間緊盯螢幕的上班族而言,它能幫助阻擋少部分的藍光,降低藍光帶來的傷害。此外,降低螢幕亮度也能減少光線對眼睛的刺激。

戒菸

吸菸會增加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或加速病變的惡化。一般民眾也應避免吸入二手菸,降低菸害。

收攬世界各國的美景是許多人旅遊甚至環遊世界的夢想,令人讚嘆的極光、鬼斧神工的峽谷、歷史悠久的遺跡、夕陽輝映的晚霞,有數不清的美景需要透過眼睛來感受。你擁有懷抱夢想的權利,但眼睛的健康必須自己努力。

文:林恆毅/圖:Daco

Reference:
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BrightFocus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