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流感疫苗最新資訊:公費接種對象、可能副作用、注意事項

三個病毒與五支針筒圖

流感是什麼?

流感,全名為「流行性感冒」,簡單來說,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每年秋、冬季是流感的好發季節,患者會出現頭痛、發燒、疲倦、流鼻水、咳嗽、肌肉痠痛等典型症狀。

此外,流感還可分為A型流感與B型流感。A型流感的症狀較為嚴重,且病毒變異性大,易引發大規模流行,常聽見的 H1N1、H3N2 等都是A型流感的變異結果。相較之下,B型流感則較為穩定,不易有變異情況或造成大規模流行。

2022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訊

究竟施打疫苗的重要性何在?如果已經打過疫苗,為何還要施打?花個幾分鐘,閱讀以下內容,相信能一掃你對流感疫苗的疑惑!

疫苗接種時間

流感疫苗接種時間通常在每年的十月開始,詳細日期依衛福部網站公告。

要不要收費呢?

由於疫苗是政府以公費採購,只要符合公費接種資格,便不須負擔疫苗費用,不過,民眾仍需自付掛號費及其他應付費用。

111年10月1日開打,公費對象如下:

  1. 醫事人員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
  2. 65歲以上長者
  3. 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其所屬工作人員
  4. 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
  5. 孕婦
  6. 具有潛在疾病者,包括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見疾病患者及重大傷病患者
  7. 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
  8. 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
  9. 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
  10. 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

111年11月1日開打,公費對象如下:

    1. 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此外,若本身是潛在疾病患者,例如罹患糖尿病、慢性肝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免疫力低下的 HIV 感染者、罕見疾病患者、重大傷病者、BMI≧30 者等,亦是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

哪些人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

如果有以下情況,應避免接種流感疫苗,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 已知對雞蛋蛋白質過敏者
      • 已知對疫苗成分過敏
      • 過去注射經驗中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
      • 小於六個月的嬰兒
      • 其他經醫生評估不適合接種者

另外,孕婦雖然也屬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但接種前仍須經醫生評估;若接種前有發燒或罹患嚴重急性疾病,宜延後接種。

六種不宜施打流感疫苗的族群

流感疫苗接種地點與所需證件

民眾不必回到戶籍所在地,而是可選擇在住家附近的合約醫院、衛生所、診所接種疫苗。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可在校內集中接種。

如果想知道確切接種地點,可搜尋疾管署網站,或撥打疾管署「1922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查詢,也可以致電各縣市衛生局詢問。

民眾前往指定醫療院所前,須備妥健保卡及身分證件,例如身分證、兒童健康手冊、戶口名簿、嬰兒出生證明文件、居留證等。

為何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約在接種後6個月開始下降,因此每年須施打疫苗,以維持自身免疫力。

以台灣來說,每年流感疫情起點大多是11月下旬,並於翌年二、三月後逐漸告終,考量疫苗施打後至少約兩週才能產生保護力,故政府通常選擇在每年10月初,提供民眾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服務。

另外,疫苗提供的保護力因人而異,一般來說,2歲以上的兒童與青少年接種後擁有70~80%的保護效果,成年人則提高到80~90%。疫苗雖然對6個月至2歲以下幼兒,以及65歲以上老年人的保護能力較差,卻可幫助老年人減少50~60%機率罹患流感併發症(肺炎、鼻竇炎、心包膜炎等),並減少80%死亡率。

因此,除了6個月以下嬰兒因自體免疫力尚未發展完全、不宜施打外,各年齡層皆有接種流感疫苗的必要。

不同色塊表示流感疫苗保護力與接種時機

 

流感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接種後要注意什麼事?

接種疫苗雖然能提高免疫力,但平常仍應注意各項預防措施,例如出入公共場合配戴口罩、勤洗手等,才能將防疫做到盡善盡美。

此外,接種疫苗後應在醫療院所稍作休息,30分鐘後確認無不適情況再離開。要是真有異狀,該如何處理呢?

坐姿與戴口罩的人表示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

流感疫苗副作用與過敏反應

疫苗如同其他藥品,使用後可能會有副作用,但機率相當小。常見的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疼痛或紅腫、輕微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噁心、嗜睡、畏寒等,一般會在接種後1至2天內復原。若以上症狀持續超過兩天,應立即就醫。

七種流感疫苗的副作用

接種疫苗後有很小的機率會發生立即性過敏反應(嚴重副作用),其症狀在注射後幾分鐘到幾小時就會出現,包含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唇腫脹、頭暈、心跳加速等,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這時需立即向醫護人員求助。

六種流感疫苗的嚴重副作用

如何預防暈針

所謂暈針,指的是對針具的心理壓力與恐懼感,轉化為生理病症的情況,與疫苗的安全性無關,這些症狀包含暈眩、噁心等。

事實上,暈針是可以預防的,由於暈針與心理壓力有關,因此可在接種前設法放鬆心情(如聽音樂、聊天等),且等待接種的時間也不宜太久,以免時間太長累積心理壓力。

另外,接種前應吃點東西,避免空腹,並於接種後採後躺或坐姿休息;接種時宜採坐姿,針對年齡較小的孩童可以牽抱著或牽他的手;如果是在校園進行接種,事前也可向學生說明程序、安撫心情,以上方法都能降低暈針的發生率。

若真有暈針現象,可以先坐下休息並通報醫護人員,要是暈針現象持續不退,應立即送醫。

七種人像表示預防暈針的方法

推薦閱讀:流感、感冒圖表教你分辨症狀

疫苗是什麼?

歷史上第一支疫苗

疫苗是人類用以對抗致病原(細菌、病毒等)的工具,歷史上第一支疫苗是在18世紀末,由英國醫生金納 (Edward Jenner) 所研發,用以對抗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牛痘疫苗。

在金納生長的年代,天花是種傳染性高的疾病,唯獨擠牛奶的女工甚少患病,金納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女工長期與牛隻接觸,因而感染了牛痘病毒,然而體內竟也出現對抗天花的力量。

原來,牛痘病毒並不易對人類造成重大危害,卻可激發自體免疫系統運作,產生對抗天花的能力。自此,人類終於懂得利用致病原對抗疾病,開啟了疫苗研究的道路。

從菜鳥變老鳥的免疫系統

看完以上故事,聰明的你應該可看出端倪。是的,疫苗就是由致病原製成的生物製劑,目的是讓接種的人產生免疫力。

依照疾病種類不同,科學家從相對應的細菌或病毒中,萃取特定的蛋白質(稱為抗原),再將它注入人體。這個過程可能會引發些微不適感,卻也可以刺激免疫系統,使其認識並了解如何對抗特定疾病,人體的免疫力因此而生。

 

Reference:
衛福部疾管署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