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七類禁忌飲食、圖解常見症狀、預防關鍵

根據最新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的診治指引,台灣痛風的盛行率約6.24%,等同全台痛風患者就有將近150萬人,其中男性比例高達85%。

過去一份2005-2008年的報告指出,台灣高尿酸血症的盛行率為男性22.0%、女性9.7%,而高尿酸血症正是造成痛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究竟尿酸超標是如何造成的?

痛風只會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民國80年以前,第一次痛風發作的病患大約在50歲左右,但民國80年以後,第一次痛風發作卻下降到30多歲。

另一項統計數據也發現,20歲就痛風發作的比例從民國80年前的8%,到民國100年已飆升到25%,可見痛風已有年輕化的趨勢。

痛風是什麼?

痛風在臨床上指的是一種代謝性關節炎,主因是體內尿酸沉積在關節腔內,促使發炎反應而引起關節疼痛、腫脹或變形等症狀。

普林就是嘌呤,當我們吃下過多高普林食物、尿酸代謝異常、腎臟排泄受阻等,就可能因尿酸濃度過高而引發「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吃太好造成的嗎?

罹患高尿酸血症的定義為:成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達7毫克以上。人體尿酸的來源主要有兩種:

  • 80%來自胺基酸及核酸的代謝
  • 20%由攝取含普林的飲食所產生

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約產生750毫克的尿酸,其中有500毫克由腎臟代謝隨尿液排出,其餘經膽汁由大腸排出體外,當尿酸的生成和排出無法平衡時,就會引發高尿酸血症。

尿酸過多的原因不單只是飲食,還可依原因不同分為原發性高尿酸血症、次發性高尿酸血症。

  • 原發性高尿酸血症:遺傳體質、攝取高普林食物、腎臟排泄尿酸受阻等。
  • 次發性高尿酸血症:藥物、過度飲酒、肥胖、高血壓、腎衰竭等。

吃藥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

在臨床上曾有病患因服用利尿劑、低劑量阿斯匹林、 菸鹼酸、抗結核藥物、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物環孢靈等而引起高尿酸血症,若有尿酸濃度偏高的情況,必須主動告知醫師用藥史,才能準確找出原因。

尿酸正常就不會得痛風?

痛風不只是跟飲食有關,遺傳體質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臨床上發現約有三成痛風患者的血中尿酸值是正常的,所以不要以為尿酸正常就不會得痛風喔!

七大類飲食禁忌及日常調整方式

尿酸產生的途徑:食物中的核蛋白質消化分解 ➜產生普林 ➜普林經由肝臟代謝 ➜產生尿酸。

痛風患者應該避免食用的食物有:

  • 高普林食物
  • 酒精
  • 含糖飲料
  • 精緻食物
  • 油炸、高油脂食物
  • 乾香菇
  • 紫菜

高普林(嘌呤)食材清單

高普林食物 中普林食物 低普林食物
普林含量 150-1000mg
每100g
25-150mg
每100g
0-25mg
每100g
肉類、蛋類 動物內臟、肥肉 牛肉、雞肉、瘦豬肉、羊肉、鴨肉 蛋類(雞蛋、鴨蛋、鵝蛋)
海鮮 白鯧魚、虱目魚、吳郭魚、白帶魚、沙丁魚、蛤蜊、干貝、牡蠣 旗魚、紅甘、秋刀魚、鱔魚、鰻魚、烏賊、小管、螃蟹、蝦子、鮑魚 海參、海蜇皮
豆類 黃豆、納豆 豆腐、豆干、豆漿
其他 久煮的火鍋湯、肉汁、雞精、蕈菇類 堅果類(花生、腰果、杏仁果) 植物油、大部分蔬菜

普林含量非痛風主因,食物種類才是關鍵

近年來研究發現,「食物種類」可能才是健康人引發痛風的主要原因!

哈佛大學曾經追蹤47,150名介於40至75歲的男性長達12年,結果發現每天食用超過1.92份肉類者,會比吃少於0.81份的族群高出41%的痛風風險,海鮮的食用量也與痛風風險成正比。

含糖飲料雖然是低普林食物,不過喝多了卻可能誘發痛風!

豆類、蔬菜、櫻桃,痛風患者放心吃

黃豆、蕈菇類雖然屬於高普林食物,不過這類植物性食物並不會提高痛風風險,所以豆漿、豆干、豆腐這類食物是可以食用的。

此外,攝取櫻桃以及花椰菜、馬鈴薯、碗豆等蔬菜類,對於改善痛風都是有正面幫助的。

預防痛風的重要關鍵

控制體重

應盡量維持在標準體重內,但急性發病期不宜減重,因為減重時體內的組織分解代謝物會提升尿酸。

控制蛋白質攝取量

成人以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一公克蛋白質為標準。

多喝水

喝水可以幫助尿酸代謝。

避免飲酒

喝酒會提升血液中尿酸,增加痛風發作的機率。如果已經有痛風的病友,尤其要注意少喝啤酒,因為根據統計,啤酒會增加急性痛風發作的機率。

少喝含糖飲料

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次以上含糖飲料的人,比幾乎不喝飲料的人,多出了85%罹患痛風的機率。

少油

脂肪(油脂)攝取太多會降低尿酸代謝,增加痛風發作的機率。平常應減少食用油炸食物。

多食用抗氧化食物

如櫻桃、藍莓、青花菜等,有利於降低尿酸。

總結來說,痛風患者必須注意飲食、控制體重,而研究顯示飲食控制只能使血尿酸值下降約 1.0 mg/dL 左右,通常無法使血尿酸值 <6.0 mg/dL,因此若要把血尿酸值降下來,大多需服用降尿酸藥物來達成。

所以治療期間必須遵循醫師指示穩定用藥,才能有效避免痛風及其併發症的發生。

目前不痛,是不是不用接受治療?

痛風患者除了急性發作之外,因為其他時候大多沒有症狀,許多病患就容易因此輕忽,使痛風發作的頻率越來越高。

痛風症狀分階段

一、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這個階段雖然血中尿酸濃度高(成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達7毫克以上),不過卻沒有出現症狀,此時最重要的是找出潛在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才能降低痛風發作及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二、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急性痛風關節炎常發生於半夜,最明顯症狀為局部關節的紅腫熱痛,有超過 50% 的病人首次發作的部位在腳大拇趾的第一個關節 ( 第一蹠趾間關節 )。

此外也可能發生在手指、手腕、手肘、膝蓋、腳踝處的關節。

疾病初期可能僅是單側關節發作,隨著往後幾年的病情進展,可能演變為同時侵犯多處關節、上肢或近端大關節發作,更可能伴隨發燒、畏寒等其他症狀。

三、不發作間歇期

指的是兩次急性痛風發作之間的無症狀期,這段期間的長度通常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一年內就復發,也有人五年內都不曾出現症狀。

根據研究,未接受降尿酸藥物治療的患者約有61%在一年內復發、88%在兩年內復發,甚至十年內多次復發,這些患者的不發作間歇期會越來越短,發作頻率也會逐漸增加。

四、慢性痛風石關節炎

若是長期未接受治療或尿酸控制不佳,患者的皮下及關節可能會因為尿酸結晶堆積而產生痛風石結節,嚴重時可能使關節變形或喪失活動能力。痛風石大約在第一次急性痛風發作後的5-10年出現。

三階段痛風的治療方針、藥物解說

依病況不同會採取不一樣的治療方式,主要分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發作期」和「無痛的痛風間歇期和慢性期」。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找出病因、持續追蹤

即便沒有出現症狀,還是必須找出潛在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再由醫師評估進行下列一種治療方式。

  1. 血中尿酸濃度<9.0 mg/dL,針對病因作改善或給予降尿酸藥物。
  2. 血中尿酸濃度≧9.0 mg/dL且有共病症發生,則必須進行降尿酸藥物治療。
    ※共病症包括:代謝症候群、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缺血性心臟病等。

研究報告指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的病人越早接受降尿酸藥物治療,可顯著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及其他風險。無論是否用藥,患者都應該每6個月檢驗血尿酸值。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給予消炎止痛藥

急性痛風發作的患者越早給予消炎止痛藥,其止痛效果越好,也可以減少急性痛風發作的總天數及服藥量。另外,疼痛時可使用局部冰敷以減緩疼痛。

治療急性痛風發作的消炎止痛藥主要有三種: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 秋水仙素(Colchicine) 類固醇(Corticosteroid)
使用時機 第一線治療藥物,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痛風發作後36小時內使用效果較佳。 通常是病人不能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秋水仙素時使用。
給藥途徑 口服 口服 口服或關節內注射
注意事項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功能不全、消化性潰瘍及其他共病症應小心使用。 可能有腹痛、腹瀉的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時須特別小心。

無痛的痛風間歇期和慢性期,藥物控制、持續追蹤

對於曾經痛風發作的患者,預防工作為首要任務!除了控制飲食及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一般建議長期接受降尿酸藥物治療,目標是將血尿酸值控制在6.0 mg/dL以下。

降尿酸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

  • 抑制尿酸產生-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 XOI)
    代表藥物:febuxostat、allopurinol。
  • 促進尿酸排泄 (Uricosuric agent)
    代表藥物:benzbromarone、sulfinpyrazone。

對於尿酸值過高的患者,歐美風濕病醫學會皆建議以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作為優先選擇,若對其中一種藥物過敏或無法使用,則選擇以促進尿酸排出的藥物。

抑制尿酸產生

Febuxostat
非布索坦
Allopurinol
別嘌呤醇
適應症 治療慢性痛風患者的高尿酸血症。不建議用於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者。 痛風症、痛風性關節炎、尿酸結石、癌症或經化學治療產生之高尿酸血症。
可能副作用 肝功能異常、腸胃不適、關節痛、皮疹。 皮疹、皮膚癢、腹瀉、胃痛。
藥物交互作用 Azathioprine,
mercaptopurine
Azathioprine,
mercaptopurine,
warfarin,
ampicillin,
thiazide 類利尿劑,
ACEI
禁忌症 正在使用azathioprine 或 mercaptopurine 的患者。 有allopurinol過敏病史。

促進尿酸排泄

Benzbromarone 苯溴香豆酮 Sulfinpyrazone 苯磺唑酮
適應症 痛風、高尿酸血症、高血壓所引起之高尿酸血症之改善。 慢性痛風性關節炎、間歇性痛風性關節炎。
可能副作用 紅疹、皮膚搔癢、肝功能異常、腸胃不適。 腸胃不適、皮疹、肝功能異常。
藥物交互作用 Warfarin, salicylate, sulphinpyrazone, etacrynate, pyrazinamide, allopurinol Warfarin, 磺胺類藥物 (如 sulfadiazine、 sulfisoxazole), sulfonylurea 類降血糖藥物, 胰島素, 水楊酸
禁忌症 對此藥物過敏、嚴重肝功能不良、嚴重腎功能不良、尿酸性腎結石、懷孕及有生育計畫之婦女。 對此藥或pyrazole 類過敏者、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嚴重肝功能不良、嚴重腎功能不良、尿酸性腎結石。

哪些情況可能需要開刀?

如果因痛風石導致關節破壞變形、嚴重疼痛、活動受限、壓迫神經或有感染之虞,可由醫師評估是否進行開刀治療,否則建議以內科治療為主。

 

Reference:
2016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引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高尿酸血症的全身性影響及最新治療建議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