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可能跟自閉症者溝通嗎?

自閉症世界觀封面

你對自閉症的印象是什麼?是不愛與人互動的怪咖,還是擁有音樂、藝術、數學等天分的天才?

自閉症患者多少因自身特質,而被當作一種特殊的存在,我們也許會想,該以何種方式與這群特別的人相處?

不同的思考模式,會衍生出不同的態度。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 DSM)的美國主流觀點是怎樣看待自閉症,又有哪些不一樣的聲音呢?

北美主流如何看待自閉症?

在北美主流觀點中,自閉症被視為腦部神經發展異常的結果,學界至今仍不完全明白疾病成因,患者會有對他人不感興趣、無法理解他人的表情或言語、異常專注於特定事物等症狀。

為了幫助患者回到「正常」生活,治療者會採取典型的「應用行為分析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療法,也就是說,當患者表現出合乎期待的行為時(如與人互動),就給予獎賞或鼓勵,反之則不予理會。

學界認為,只要患者一再獲得獎勵,就能創造誘因,使他有更多動機去從事會被獎賞的行為,最終就能擺脫自閉症症狀。治療過程中,若患者出現不安、衝動傾向,也可能輔以藥物治療,安定患者情緒、提升專注力。

對於持應用行為分析療法的治療者來說,自閉症有如疾病,有諸多需要被治療的症狀擺在眼前,然而遠在大西洋另一端的歐洲學者,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另一種觀點

北美學界採用行為科學,強調獎賞、激勵的治療方式,在某些歐陸學者的眼中,治療者與被治療者的關係,有如馴獸師與馬戲團的動物。

對他們來說,自閉症是一種與世界相處的特殊模式,對比將自閉症者視為待矯正、標籤化的對象,這些學者更強調自閉症者身為人的價值,因而衍伸出了解自閉症背後的社會意義,以及自閉症者的內心狀態,藉此找到理解自閉症的方法。

首先,自閉症之所以被視為異常,其背後有更深層的社會因素,而非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由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而人類所創立的社會制度必須仰賴語言、文字的溝通,才能順利運作,無法融入這套遊戲規則的自閉症者,就會被社會排除在外。

此外,自閉症者表現出語言混淆、無法理解言語等現象,表面上看來是生物性的腦部異常結果,進一步從人格發展遭遇阻礙的角度觀察。自閉症者在嬰兒時若無法順利建立自我形象,就會無法區分自己與他人的差異,這種心理狀態會反應到語言上,因此才會在說話時會混淆「你」、「我」的用詞。

另一方面,自閉症者也無法想像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比方說不在意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行為會表現出對人的不在乎,也可能因無法理解別人言談的弦外之音,出現聽不懂笑話,或是其他的溝通困難。

這些學者認為,探究自閉症時,不應只是標籤化一個疾病,而是要去思考一種人格狀態。面對自閉症者,若單單採取「矯正」方式,這會使自閉症者將治療師視為對他提出各種要求的「迫害者」,反而會抗拒治療過程,因此,重點應在於走入自閉症者的心裡,慢慢排除他們對於外在世界的恐懼。

包容與理解是唯一準則

雖然思考路徑不同,但各方學者想幫助自閉症者的心是不變的,如果我們不具備醫學專業,又該如何面對自閉症者呢?

簡單來說,就是「包容與理解」。若身邊有自閉症者,不必刻意保持距離,只要耐心陪伴,彼此就有機會學習相處的方式,過程中,相信你會發現隱藏在他們心中,那獨特且豐富的一片天。

文:陳釗偉/圖:Daco

Reference: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DSM-5、〈自閉症兒童一定是「不正常兒童」?一種法國精神分析的詮釋〉〈當科學家開始以刺激神經來治療自閉症〉、國家教育研究院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