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扭傷不冰敷?教你快速復原的最新處理原則

腳踝內外側分別由三角韌帶與前距腓、跟腓、後距腓韌帶所包覆,提供關節一定的穩定度。

而腳踝扭傷可說是最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在不當的外力作用下,可能使腳踝周圍的韌帶、肌腱及血管等軟組織因此而受傷,嚴重時更可能導致韌帶的撕裂或斷裂。

扭傷嚴重度及復原時間

症狀 處置方式 復原時程
第一級(輕度) 輕微扭傷使韌帶過度伸展,關節些微疼痛及腫脹。 保護患部、抬高患肢,可併用貼紮或彈性繃帶包紮壓迫。 約1-2週。
第二級(中度) 韌帶部分斷裂,患處明顯腫脹且瘀血範圍大,走路相當疼痛。 立即就醫。常見方式包括石膏或護具固定。 約6-8週。
第三級(重度) 韌帶完全斷裂,受傷當下可能有一陣撕裂感,亦有嚴重腫脹,疼痛程度最劇烈。 立即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需進行手術。 適治療狀況而定,通常需2-3個月以上。

扭傷後需要看醫生嗎?若是對扭傷部位有疑慮,或是患處已嚴重疼痛、腫脹、行走困難或關節不穩定等,都建議就醫檢查。透過X光檢查可正確判斷骨頭是否有位移、骨折,也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韌帶的受損情況。

特別提醒,在扭傷部位的結構尚未明朗前,切記不要進行任何推拿或按摩,以免二度受傷。

最新醫學研究,腳踝扭傷不冰敷?

扭傷後最常想到的作法可能是「冰敷」。沒錯,冰敷的概念是1978年所制定的軟組織損傷處置流程,縮寫為 RICE,其概念為 Rest 休息、Ice 冰敷、Compression 加壓及 Elevation 患部抬高。

隨著相關研究的演進,處置流程不斷地推陳出新,而冰敷的重要性也逐漸降低。隨後的研究結果大多偏向「減少冰敷及完全休息」的時間,雖然冰敷可以減緩疼痛、降低發炎反應,但也會干擾血液循環重建,研究發現反而不利於組織修復。

最新研究

有鑒於過去 RICE 的原則僅著重在急性期的處理,忽略了亞急性和慢性階段的照護,2019年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BJSM) 所提出的最新指引:PEACE & LOVE,完整地包括了急性期其後續的照護恢復,也強調心理調適及衛教的重要性,另外更捨棄了冰敷的建議。

急性期的處置原則 (PEACE)

  • P (Protect):保護患部
  • E (Elevate):抬高患肢
  • A (Avoid anti-inflammatory):避免或適當使用消炎藥
  • C (Compress):加壓受傷位置
  • E (Educate):接受相關知識衛教

P,Protect:保護患部

受傷後第一時間應立即停止活動,並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二次受傷,且1-3天內要充分休息、限制活動。

E,Elevate:抬高患肢

抬高受傷部位,高度最好要高於心臟,有助於積聚在受傷部位的組織液及血液回流到心臟。

A,Avoid anti-inflammatory:避免或適當使用消炎藥

扭傷部位的發炎反應有助於血管新生、循環增加、促進代謝,目的是加速組織的恢復,此時若是使用消炎藥,將會阻礙組織修復。

C,Compress:加壓受傷位置

扭傷最明顯的就是患部的腫脹,因發炎反應時血流與循環增加,使組織液堆積在關節附近所致。透過貼紮或是彈性繃帶等外力將皮膚加壓,有助於限制關節內的腫脹及組織出血。

E,Educate:接受相關知識衛教

以受傷者的角度來看,患者應充分瞭解自己的受傷狀況、嚴重程度、所需的恢復時間及其他可能的治療方式。

亞急性期的處置原則 (Love)

  • L (Load):適當的負重訓練
  • O (Optimism):保持樂觀的心態
  • V (Vascularisation):保持血液循環暢通
  • E (Exercise):運動訓練

L,Load:適當的負重訓練

採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受傷部位接受適當運動及負重訓練,有助於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修復。

O,Optimism:保持樂觀的心態

保持樂觀在恢復狀況及速度上皆有相當程度的助益,積極的參與治療、透過專業醫療人員了解可預見的恢復時程,也有助於避免因未知狀況而產生的憂慮與恐懼。

V,Vascularisation:保持血液循環暢通

在不造成疼痛的情況下,持續進行有氧活動,透過增加受傷組織的血流量,有助於促進組織功能的恢復。

E,Exercise:運動訓練

運動有助於訓練動作控制及平衡感,以腳踝扭傷來說,患者常感覺患側腳很不穩定,因此透過特定的運動訓練有助於強健患部肌群、增加韌帶強度,也能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

簡單來說,在急性期過後就要逐漸增加活動量,運動不僅可避免患側肌肉萎縮,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幫助自癒、縮短復原時程。

腳踝扭傷的復健運動

復健運動主要目的為促進關節活動度、血液循環,透過伸展促進柔軟度、增加肌力與平衡感。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出現疼痛或不適,應立即停止活動並諮詢專業醫療人員,協助調整動作姿勢或強度。

(一)足踝幫浦運動

採平躺姿勢,可在膝蓋小腿下墊枕頭使患肢高於心臟,做出足踝上下背屈/蹠屈的動作,可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減少腫脹。

(二)足踝關節活動度運動

足踝做最大內收與外展,最大外翻與內翻,足踝最大背屈與蹠屈,類似用足踝繞圈活動。

(三)足外翻肌力訓練

採坐姿,將彈力帶繞過患側腳板外側,並由健康的另一隻腳踩住作為固定,使患側腳可進行向外的阻力訓練。

(四)平衡訓練

患側腳站立,可依腳踝疼痛感與穩定度調整難易度(閉眼或站立於不平穩的平面);有助於足踝本體感覺訓練。

(五)小腿後側肌肉伸展

雙手扶牆,腳踩弓箭步,後腳腳跟盡量著地,須讓腳後跟有拉伸的緊繃感後,暫停數秒再緩緩放鬆。

(六)站姿小腿肌力訓練

採站姿,雙腳同時踮腳尖,手可以輕扶物品,踮起數秒後,再慢慢放下。

Reference:
BJSM – Soft tissue injuries simply need PEACE & LOVE
NIAMS – Sports Injuries
三軍總醫院 – 足踝扭傷衛教單張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croll to Top